伍德灯检查一次花多少钱 https://m.39.net/pf/a_7004403.html年6月法国投降以后,阿道夫准备进攻英伦三岛,这期间德军又制订了准备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这是为什么呢?这期我们谈论的话题是,二战海狮计划,为何被戈林的鹰日行动搅了局?古德里安精心准备的水陆两栖装甲车为何没有发挥作用?
提到海狮计划,人们脑海里就会想到二战英德空军展开的空中大战,实际上,德国对英伦三岛的进攻始于年7月6日,终于年5月德国投降,这期间主要包括不列颠之战、北非战役和大西洋海战,而在不列颠之战中又包括海狮计划和鹰日行动以及英德空军相互轰炸对方首都的远程空袭。那么,作为不列颠之战的重头戏,海狮计划和鹰日行动又有哪些区别和重要关联呢?
实际上,从时间跨度上看,海狮计划是从年7月6日开始到10月底结束,而鹰日行动却是8月13日开始到9月17日阿道夫宣布海狮计划暂缓实施,它们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有区别。海狮计划是阿道夫企图通过双管齐下拉拢英国选边站队的重要部分,这不仅以德国空军和海军为主要进攻力量,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也做了登陆英伦三岛的相关准备。而鹰日行动却是德国空军升级作战样式的临战措施,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想迅速结束战斗的失策之战。
那么,既然布列颠之战主要是以英德双方的空中作战为主,德军为什么还要出台一份鹰日行动作战计划呢?这个就要从法国投降以后的欧洲战场形势来分析。
年6月21日,法国新任总理贝当在贡比涅森林里的一列火车上与阿道夫签订了投降书,6月26日丘吉尔就下达了打击法国海军的驽炮计划,而此时,墨索里尼指挥他的意大利军团也在与阿道夫一唱一和抢占地盘,一方面在北非与英军第8集团军打得难分胜负,另一方面又把触角伸向巴尔干半岛,德意在拉拢西班牙加入轴心国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仍想通过外交拉拢和军事进攻双重手段来迫使丘吉尔放弃武力对抗。
可是,通过战后对德军准备进攻英伦三岛的资料进行分析,当时阿道夫已经做了两手准备,在7月10日命令戈林制定进攻英伦三岛作战计划的同时,他又命令陆军总参谋部抓紧制定一份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但这个计划由于总参谋长哈尔德和阿道夫的作战部长约德尔之间存在分歧,最终交由第18集团军参谋长马尔克斯起草,后由第一军需部长保卢斯负责图上作业并修改定稿。
而当时负责德军装甲部队列编和装甲坦克数量的古德里安,却在为进攻英伦三岛紧锣密鼓地在试验水陆两用装甲登陆车辆,直到12月18日阿道夫下达第21号作战指令要他准备4个装甲集群所需装甲车辆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德军对英伦三岛的海狮行动已经结束,为此,他还建议阿道夫,他手上并没有那么多可用的坦克,只能用缴获的英国坦克和法国投降时带来的装甲车辆改装而成。不过,古德里安精心准备的水陆装甲车还是物有所值,在闪击苏联时,这些装甲车成功渡过界河,成为第一波次越过苏波边境的进攻力量。
那么,海狮计划打响后,戈林为什么又要单独发动一场鹰日行动呢?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戈林是阿道夫最放心的助手,海狮计划打得怎么样完全靠戈林的指挥。由于戈林是一战的战斗英雄,又帮助阿道夫解决了控制军权上面的多道难题,与国防军的指挥不同,阿道夫很少插手对空军的指挥。所以,戈林发现第一波次空战占有优势后,就想一口吃个胖子,企图通过加大空中打击力度并将伦敦作为重点,就额外制定了一份德国空军的空袭计划,这是戈林刚愎自用的结果,也是阿道夫过分放手的后果。
另一方面,英国掌握了英格码机密,戈林想尽早结束战斗。由于二战爆发之初,英军已经从波兰情报人员手里掌握了德军英格码机器的秘密,对德国空军的打击,英军也加强了情报搜集工作,导致戈林的空军损失较大。刚开始,戈林确实是以英国海岸线上的雷达和港口为主,但戈林感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遂自作主张于8月13日展开了鹰日行动,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德国空军的数量优势,对英国本土实施更大规模的空袭。
但戈林的突袭事与愿违,主要是英军的雷达早就做了预警,德国空军并没占到什么便宜,而且这期间英军出现的一个意外让戈林误判了战场形势。8月23日,英国皇家空军的几个中队因大雾飞错了方向,将原本轰炸德国几个重点城市的炸弹投向了柏林,虽然丘吉尔并不同意升级这种打法,却让戈林的脸上挂不住,他平常吹嘘的空中堡垒被英军突破了,他能不着急吗?25日,德国空军就铺天盖地向伦敦飞来,却没想到都被英国皇家空军给挡了回来,几天工夫,戈林的空军就损失巨大,仅9月17日一天,就有架德军飞机掉到海里,阿道夫于是下达了暂停进攻的命令,海狮计划也就这样草草的收了场。
可是,一些人把海狮计划的失利算到戈林不该升级对英军的打击力度,或者说不该直接轰炸伦敦,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一来德国空军要承担多方面的空袭任务,二战爆发以后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戈林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也在所难免;二来气候因素影响了德国空军的发挥。由于英军在英吉利海峡早就严阵以待,德军仓促来袭,有雷达的预警,戈林想迅速解决战斗只是一厢情愿。
当然,戈林没有别出心裁另起炉灶搞出个鹰日行动,也不见得德国就能打赢英德之战。一方面,阿道夫需要戈林的支持,整个二战,德国空军一直掌握在戈林手中,这是阿道夫所不能左右的。从战史上看,戈林经常夸下海口却很难自圆其说,比方说英军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要追击,阿道夫却让空军担负阻击任务,结果33.8万英法联军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莫斯科战役中,德军士兵被严寒所困,戈林却让有限的运输机运载装甲坦克所需的尖铁和铁链等物,导致士兵无心作战,闪击战神话被苏军打破;
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更是因为戈林打包票说能从空中对保卢斯提供支援,阿道夫才放心大胆地让保卢斯第6集团军孤军突进,而当保卢斯被苏军围困时,空军的支援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另一方面,阿道夫一直对英国抱有幻想,战争开始德国就没想与英国抵抗到底,当戈林的空军打不动了的时候,他迅速按下暂停键也不足为奇,毕竟德军的优势是在陆上装甲进攻的闪击战,从这点看,鹰日行动的真正意义体现在试探了英军的空中防御实力,所以在后续作战中,德国放弃了空中进攻,转向海上向大西洋出击。
更多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