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有古树,
绿叶挂满枝,
细诉树中情,
回忆泛心头。
狮山有很多百年古树,它们不仅承载着无数村民的乡情,传承着绿色的理念,更见证着村落的变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狮山的榕树头,聆听树荫下的乡情故事。
榕树头下,成为大多数人乡情的回忆
百年古树积淀乡情记忆“每一棵树都有我们的童年记忆,那些年在树下追逐玩乐的景象好似发生在不久前。”狮山镇联星社区水部村村民孙沛林回忆着与村中古树的趣事,感叹着时光流逝,也庆幸这些古树依然保存完好。今年已是花甲之年的他经常陪着94岁的父亲在树下闲聊。联星社区水部村孙氏宗祠旁边有三棵百年古榕树,均为国家三级古树。一棵棵古树树形巨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它们见证了水部村村民的生息与繁衍,也承载了一代代村民的浓浓乡情。“以前这三棵树中间是村口的门楼,这些树就像门卫一样,也起到防贼作用,现在则成为村民榕树头拉家常的好地方。”在树荫下,孙沛林回忆道。而狮山镇务庄社区荣星村朝天门牌坊旁的老榕树已有年树龄,为国家二级保护古树,树下经常有村民围坐一起,互道家常,一派悠闲惬意。“这棵树需要8个人才能合围。”今年75岁的村民潘世说,“村里类似的古树还有好几棵,是村中祖辈种下来的。小时候我们经常爬上爬下,也会在树下玩捉迷藏。”在狮山,还有一棵据说是最老的古树,它就是狮山务庄社区的李家大叶榕,人称开村古榕,它位于李家村入口处。传说树龄多年,估计实际树龄多年。老榕树底部根枝错落,树皮沟壑嶙峋,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安详的脸,树干苍劲挺拔,树冠枝杈冲着天,欣欣向荣。村民在树基部建了围墙作护卫,保护良好。留住树荫见证乡村振兴狮山镇朗沙社区下罗沙牌坊前有两棵百年古树,两棵树无论大小、树形都基本一致,矗立在沿江南路边上,成为一道风景线。百年来,也见证着朗沙社区的发展。“下罗沙以前是一片沙洲,以前牌坊外的沿江南路是基围路,出行非常不便。”下罗沙经济社社长罗日成介绍,下罗沙流传着一句谚语“好天一张刀,落雨一盆糕”,形容的是基围路好天时路面会晒得很硬,崎岖不平,走在上面容易磕着,下雨天则泥泞不堪,好像软黏黏的糕。“以前这两棵榕树周边是一片片农田,大家劳作累了都会到树下乘凉休息,如今,榕树周边是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等优质工业园区,见证着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罗日成介绍,无论是修路、还是建工业区,这两棵百年榕树都会保留,而且得到悉心照料。“以前是村民自发保护,现在相关部门切实加强了古树监测、挂牌、养护等工作,我们乐见其成。”南海区政府报告中提出,要保护好古树名木、古建筑遗迹、文化景观等城市文脉。年以来,狮山镇切实加强了古树监测、挂牌、养护等工作。当前,狮山正积极落实古树“一树一策”管理,有效形成长效的古树管理机制。这样一来,每棵古树都有一张单独的“电子身份证”,标牌内容包括树木名称、拉丁学名、科、种属、保护级别、编号、树龄、简介等信息。用手机扫一扫保护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