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海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信证券比亚迪002594SZQ3
TUhjnbcbe - 2025/2/14 18:38:00

来源:智通财经网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考虑比亚迪(.SZ)电动车销量提升+动力电池外供、储能电池出货加速,维持-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1/88.1/.4亿元,现价对应A股PE为//72倍,对应H股/83/60倍PE。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Q3业绩符合预期,成本压力下造车业务逆势盈利提升。


  Q3营收.1亿元,同比增22%,环比增8.8%;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减27.5%,环比增35.6%,净利率2.3%,同比减1.6pcts,环比增0.5pcts;扣非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减67.2%,环比增15%。Q3毛利率为13.3%,同比减9.0pcts,环比增0.4pcts。


  利润结构上,根据比亚迪电子披露数据,该行预计公司手机及电子业务Q3贡献净利约3.4亿元,环比减38%,主要系消费电子需求走弱及缺芯影响;造车业务贡献利润约4.8亿元,环比大幅提升。该行预计一方面受益于汽车销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系盈利能力较弱的燃油车占比减少,在原材料价格压力下盈利逆势增长。


  现金流方面,公司年Q1-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亿,去年同期.6亿元,同比增11.2%。其中Q3单季度实经营现金流净额亿元,同比增69%,环比增%,净额水平位于历史前列,主要系乘用车销量向好。


  费用控制良好,研发投入维持高位。


  Q1-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0.1%,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2.6%/3.6%/0.9%,分别同比-0.4/-0.3/-1.1/-2pcts。分季度看,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5%/4.1%/0.8%,分别同比-0.46/+0.11/-1.19/-2.37pcts,分别环比增0.14/0.04/0.56/0.04pcts,费用整体控制良好。公司重视研发,-Q1-Q3研发费用持续走高,分别为49.9/56.3/74.6/52.3亿元,研发费用率3.8%/4.4%/4.8%/3.6%,维持较高位。


  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国内第一,市占率维持高位。


  分业务来看,公司Q1-Q3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共计23.4GWh,其中根据GGII数据,动力电池装机13.1GWh。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Q1-Q3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3万辆,国内市场份额约16.8%,三季度累计销量排名第一。其中Q1/Q2/Q3分别销售5.4/9.7/18.1万辆,同比增%/%/%。年以来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维持高增态势,7至9月国内市场份额均超过20%,较1月增加约8pcts,排名位列第一,维持高位稳定,未来预计DM-i系列车型持续放量下公司高份额有望保持。


  “汉”系列月销量重回万辆水平,公司车型周期继续向上。


  公司重磅车型旗舰轿车“汉”于年7月上市,年9月“汉”销售10,辆,其中汉EV约7,辆、汉DM约2,辆,环比增13.4%,月销量重回万辆水平,中高端车型“汉”终端热销验证了电动产品竞争力,驱动公司品牌力提升,并引领公司新一轮车型周期。搭载全新第四代插混平台DM-i的秦/宋PLUS和唐分别于3月和4月正式上市。


  DM-i系列9月份销量约3.13万辆,环比约+15%,热度维持高位。H1公司在上海车展发布e平台3.0,并将基于该平台打造纯电动车“海豚”和元Plus,目前海豚已于8月发布,定价9.68-12.48万,价格和性能优势突出,9月销量达辆。后续公司海鸥、海豹、海狮等“海洋系列”新车亦值得期待。8月公司发布标续版km的汉EV,售价20.98万元,推动公司车型周期继续向上。


  电动化技术引领行业,H股融资赋能电动战略。


  年3月公司发布“刀片电池”技术,凭借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引领行业,并搭载旗舰车型“汉”,年内产能顺利爬坡。同时动力电池也在年持续突破外供,目前国内市场已配套长安、小康、北汽等车企,对海外获丰田定点,并有望供应福特、奔驰等全球知名车企;刀片电池也进入了一汽红旗外供配套。年3月,公司第四代插混DM-i车型上市,主打燃油经济性,有望加速电动汽车对燃油车替代。比亚迪在年初已完成H股增发1.33亿股,净募集资金亿港元(约亿元人民币),将持续加大对电动、智能化投入,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年中性化战略扎实推进,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申请获受理。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公告申报创业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拟发行不超过万股,计划募集28.9亿元投入新型功率半导体芯片产业化及升级项目、功率半导体和智能控制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制造与服务五大类,-年总营收13.4/11/14.4亿元,净利润1.04/0.85/0.59亿元,毛利率26.4%/29.8%/27.9%。


  其中功率半导体-年营收占比33%/28%/32%,毛利率24.3%/33.7%/30.0%,是第一大主营业务,采用IDM模式,国内市场份额领先,部分产品性能优于国际主流厂商。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一旦成功可望降低资金成本、享受独立估值兑现价值、经营积极性提升,有望强化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半导体业务分拆将为动力电池分拆提供路径参考,动力电池分拆有望加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信证券比亚迪002594SZ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