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6月30日,南海区7个镇街同步举行镇街党校升级改造、新校区启用仪式,这意味着,南海着力推动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从“阵地化”迈向“体系化”,从“全面建”升级“精品建”,打造区域性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打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这是南海党校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喜事,标志着南海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说,党校新场馆的启用,极大地改善了镇街党校的办学条件,为充分发挥镇街党校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阵地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打造镇街党校精品课程
在南海丹灶镇仙湖畔,经过两个多月的升级改造,丹灶镇委党校焕新启用。升级改造后,丹灶镇委党校可满足人同时培训,校内配套设施得到完善提升。
不止是丹灶镇委党校,随着南海7个镇街党校升级改造、新校区启用,南海区党校阵地建设揭开新的篇章,镇街党校基本从开始的“五无”,达到现在的“六有”标准,即有领导机构、有学习场地、有专人负责、有培训计划、有规章制度和有经费保障。
记者了解到,7个镇街党校目前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抓阵地建设、抓师资队伍、抓特色品牌。
比如,桂城新党校设置了“云课堂”,可实现线上直播、课程录制等相关功能,将有力提升桂城党员培训质量、教育水平,加快打造“自然型”红色桂城战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新鲜血液。
九江结合镇委党校实际,将儒林文化与红色教育相结合,提炼出了“读书、明理、治心、奉公”的校训,勉励全镇党员干部奋进有为。
里水镇委党校则依托现场教学点,大力推进由单一课堂讲授式向“课堂+基地”的实践式转变,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西樵镇委党校则设有“百年大党·西樵尖兵”党建主题展,努力打造党性教育的红色阵地、党员干部培训的熔炉摇篮、镇委镇政府的重要智库、镇街党校的优秀典范。
在特色本土课程打造上面,丹灶镇委党校积极加强与上级党校、高校合作,分别与省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等合作开发“改革攻坚城乡融合发展”等多个课题;大沥党校与佛山市委党校合作,着手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课题研究和教学;西樵镇研发《儒溪村开展乡村振兴的八大启示》等课程;狮山镇推出教育培训“五狮”工程,党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品牌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两个主题党课荣获省奖,狮山的精品党课就是其中之一。
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为推动南海发展拿出实招硬招
年5月,南海区委党校重新设立,并于今年3月举办开班仪式,正式实体化运作3个月。据统计,年至今,全区镇街党校,举办培训班次余期,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约12万人次。随着镇街党校新校区的启用,如何更好发挥镇街党校作用?
在桂城新党校启用现场,顾耀辉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包括要坚持党校姓党,把牢办学方向、要紧扣主课主业,服务中心工作和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镇街党校是最‘接地气’的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阵地,也是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顾耀辉说,各镇街要积极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同时,要以新场馆投入使用为契机,立足镇街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打造镇街党校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此外,区镇党校要发挥智力优势,为推动南海改革发展拿出更多“冒热气”“沾露珠”“接地气”“用得上”的实招硬招。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在丹灶镇委党校启用现场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增强政治属性,围绕中心大局;二是沿习新发展理念,提高教研学水平;三是规范管理,打造品牌。
王勇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针对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点、本领恐慌,短板弱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专业能力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