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海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在汽车里想象马车的年代
TUhjnbcbe - 2025/5/16 23:33:00

我是一个不适合有车的人。在我还十分年轻的时候,有一辆海狮牌自行车,我背着书包骑行在乡村阡陌的时候像一个少年将军,我记得当年的风轻易地把我十四岁的头发吹乱。然后我有过一辆摩托车,我曾经骑着摩托车冲进一堆巨大的小山一样的煤里,很像是电影里的追逃镜头。这让我的身体多处擦伤,十分狼狈地像一个黑人一样出现在厂医护室里。再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性步行,或者是坐着公交车去办事。在杭州这座城市里,我实在是一个灰头土脸的中年男人。要命的是,我好几次坐错了方向,然后再慢悠悠地坐着同一趟车回来。所以很多朋友都会说,你要买车的,必须买。可我觉得为什么要买车呢?蹭车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情,既环保又省钱,而且聚餐时开车的朋友不能喝酒,我可以喝,我喝完了他还得送我回家。当然,我也可以打的,像我这样一个热爱蜗居的人,一年几千块钱打的足够了。我和车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我有一个疯狂改装汽车的年轻朋友,我不知道他在车里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反正就是改装后他的车能一路轰鸣。有人告诉我,说是什么排量或者增加排气管什么的,我一点也不懂,我只知道他总是让车子怒吼着,让路人心惊肉跳着。但我想,他一定是快乐的,他胸腔里的热血流速飞快。我还有一个朋友开越野车,经常性练车,甚至他能把车子沿着石阶一路往上开,这是需要本事的。我的太太以前开别克,后来换了一辆路虎,她说这是能越野的。我说在城市里,你有什么野可以越呢。如果真要越,装履带的拖拉机那才是所向披靡,那才真正地接近了军工产品的标准。

这座现代的美丽的当然有时候也尘土飞扬的旅游城市里,我的代步工具大部分是两条腿,大部分的时间里,我足不出户居家写剧本和发呆,有时候心血来潮也去剧组看看。我总是觉得别人的生活,是那么的精彩与忙碌,而我的生活波澜不惊。仿佛这个世界所有发生的一切,和我关系不是很大。有时候我也觉得,车实在是一个让人方便的好东西,特别是我的一位制片人朋友,他有一辆悍马,还有一辆保时捷,加起来值四百多万。我总觉得四百多万不如四处旅游,四百多万不如买个小房子,四百多万有很多可以做的事,但肯定不是用四百多万来坐车。

许多发呆的时候,我常在想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一驾马车,我愿意驾着它四处走走,比如回老家诸暨,比如去看看附近的山水,比如马蹄声声穿过一片油菜花的田野。时光多么美好啊,我们完全可以寻找一条去宋朝的路,即便在路上长醉不起,也是另外的一种风景。当然在古代,马车也可以用来赴京赶考,那就是一路的书生故事了……这种堂吉诃德式的念想,时常左右我,我甚至还因此写过一个叫《赵邦和马在一起》的小说。如果真要有一辆车的话,我更希望拥有一节废弃的火车厢,长久地泊在生锈的铁轨上。我可以把这节车厢用来当我的书房,我在里面醉生梦死,听车窗外野草的疯长,直到有一天野草盖过车厢将我掩埋。那样的话,我会在我临窗桌前的稿子上,写下两个字:剧终。

多么苍凉。

海飞,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获人民文学奖、“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上海文学》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著有小说集《后巷的蝉》,散文集《丹桂房的日子》,长篇小说《花雕》、《壹千寻》、《花满朵》及影视作品若干。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汽车里想象马车的年代